5月24日下午四点,新捕京3522com社会学系第32期读书会如期开展。本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参与本次读书会的有社会学系的郑莉教授、刘军教授、杨国庆老师、张翼飞老师和法学的陈福胜老师以及聊斋书社的部分成员。
李崇和吴娜是本次读书会的主要发言人。李崇首先对于这本书的职业伦理部分进行总结。他从规范谈起,认为规范不是人类行为自动产生的后果。以偷窃为例,因为人们规定偷窃是被禁止的行为,所以出现偷窃行为就会受到惩罚。李崇强调,不同的职业群体各有不同的道德形式,其结果就是导致道德的去中心化的趋势。因此共同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各群体的特殊道德到共同道德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舆论作用,是舆论打破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分离。涂尔干说:“舆论是共同道德基础,它散布于社会各处,用不着我们去甄别它究竟处于何方,而职业伦理则不同,每一种职业伦理都落于一个被限定的区域。”这就解释了舆论把共同道德内化到社会中的强大作用。李崇继续以商业群体为例展开论述。经济功能是商业群体最主要的功能。涂尔干认为在商业群体中根本没有职业伦理,在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里面它没有组织性,没有这种道德特殊主义来维持某种统一性,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纪律和社会功能。接着李崇谈到随着社会的扩大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个体的控制愈来愈弱,个体便不再像原初那样把社会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而是越来越以自身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这样法团就很容易走向崩溃,这也是涂尔干在解释中世纪后期法团逐步瓦解的原因。
随后,张翼飞老师对李崇提出了一个问题:涂尔干在本书中所要建立的法人团体的目的是什么?李崇回答道每个法人团体就是一个职业群体,拥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中商业的主要特点就是交换,因此交换存在于有机团结中,而职业伦理却存在于机械团结中。张老师就职业伦理究竟在哪种社会中更适合这一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李崇的回答是机械团结,但是李崇的这一个回答让在座的很多老师和同学们产生了疑惑。因此,郑莉老师又给大家提出一个共同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大家:为什么涂尔干这么强调法团?涂尔干既强调了古代罗马的法团又强调了中世纪的法团,也就是法团在中世纪和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哪些不同?吴娜针对郑老师的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首先把罗马法团与中世纪法团做了对比,罗马法团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宗教社团,法团中的个体都亲如一家,甚至表现出了“大家族”的特征,如公共宴饮仪式,节日和墓地。他们也拥有共同的社神,即保护神。而中世纪法团则拥有更多的职业色彩,人们往往更关注于经济利益的增加,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稳定的,而是流变的。他们的这种性质也使得他们在经济大发展时代的到来时走向崩溃。这也就是涂尔干所说的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能维系这个集体,使整个集体凝聚在一起,吴娜说这便是法团的作用。这样不同的职业群体则有不同的职业伦理,有不同的相关规范,我们从属于这个集体,便要遵从这个集体的规范,这便是我们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依据。但是如果职业群体过于强大,它便会把个人的特点淹没在这个群体当中,这时便需要国家出面来抑制职业团体发挥的作用,如果没有职业团体国家又会直接在个人身上产生过多的压制性影响,这又需要职业群体在中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所以职业团体和国家都需要存在。法团是公社制度的模型,公社不过是范围更大的法团的扩充形式而已。张老师对吴娜的这个总结比较赞同。随后张津梁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补充,个人和社会本来是和谐的和有机统一的,而法国大革命发生后,个人被过分的抬高了,这就忽略了社会的整体的道德的那一部分,所以法人团体正好就在这种分离下使二者达到一种整合和统一。张老师同意张津梁的这一补充,这确实是涂尔干要批判的一个问题,他提到帕森斯的关于社会整合的AGIL模式,起初,社会的各个功能是合一的,随着后来逐步的演化,有些功能才得以分化出来,但是经济功能最后被分化出来,所以整个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政治、社会、伦理等力量的限制。经济功能在冲破一切力量发展起来后,它便把人们变成社会中的原子化的个体,人们只需要在市场上交换和竞争,然而这种在经济学家眼中的理想的世界并不是涂尔干眼中的理想的世界,它存在着种种缺陷,而涂尔干此时强调的职业伦理就是要弥补经济功能对于社会生活所无法满足的那一部分。吴娜继续谈到如果我们都处在一个共同的职业群体中,我们就会不仅仅只考虑我们自身的利益,她举例说如果我们都是市场上贩肉的商人,只要我们有不能给肉注水的规定,这就符合了一种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内化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便不会把自私自利的行为表现到极致。李崇针对张老师的问题也谈到涂尔干认为个人对于群体的依附就是道德产生的源泉,因为这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依附。汪广雨继续补充道说法团的目的就是成为自成一类的道德生活核心,这种道德产生的过程就是群体通过特别紧密的观念和情感使群体中的个人拥有一致的目标,并使这种道义目标来引导他们的生活,这便会产生一种规范,规范可以起到制裁作用,因此会催生出一种道德。张老师又从民法和刑法的区别来引导大家思考规范产生的原因,只有在侵犯了集体意识的情况下,刑法才会被搬到台面上来予以制裁。在一个群体中都是同质化的成员,所以一旦我们不能接受某种对集体意识产生破坏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抵抗便非常强烈,规范的影响便随之而来。在大致确立了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和逻辑链条后,郑老师对刚才这段讨论做出了总结。她认为涂尔干希望建立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法团,这种法团并不是中世纪时期的法团也不是古代罗马的法团,涂尔干眼中的道德要有一个现实培育的土壤和基础,这种滋养的基础便是职业群体。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处在个人主义和专制主义中间摇摆的原因也是因为缺少这样的集体机构。但是张老师认为法人团体的建立在职业伦理的培育所起的巨大作用之外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享受社会生活。陈晓冰也谈到涂尔干的这种职业群体是有为以后国家的设立建立模型的想法。最后张老师又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职业伦理这一部分的总结:罗马法团的优缺点是什么?中世界法团的优缺点是什么?我们以后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法团?陈光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笔记回答道罗马法团具有更多的宗教色彩,拥有共同的仪式和信仰,但是其未能介入到公共机构,未能为当时的社会结构产生任何政治上的影响。而中世纪的法团则具有更多的职业色彩,道德生活少,个人利益与整个职业团体的利益之间的联系不像罗马法团那么紧密,人们更多的向功利性的方向发展。所以郑老师认为,涂尔干眼中的全新意义上的完美的法团就是融合以上两种法团的优点的法团,个人既要在这种法团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又要能够融入到这种集体生活中去。
第二部分。公民道德。郑老师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公民道德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公民道德应该怎么培养?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武扬同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简要的解答。她认为涂尔干眼中的公民道德与职业伦理相对,职业伦理是针对于处在本团体的中形成的道德规范,而公民道德是个人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和国家赋予个人的义务。接着,陈晓冰补充了涂尔干眼中的国家的定义,张津梁也说道国家是统治权威的代理机构,国家是政治社会的最高机构。李崇强调国家的这种最高权威是渗透到社会的次级群体当中的。吴娜根据郑老师的引导说也出了她的观点,她认为每一个职业群体都存在一种“唯我独存”的态度来对待它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群体都将构成它的个人牢牢的封闭起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家介入的话,个体就很可能受到群体对其的压榨,她引用文中的一句话“因为在庞大的社会中,经常存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利益或职业利益,很自然会把与其有关的所有人结合起来。于是,我们便有了专业团体,法团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如果人们不能抵消或削弱他们的活动,每个群体就必然会把它的成员剥蚀掉。”此时国家便出现了,这时国家的目的就是解放个人人格,通过控制构成它的各种次级群体或政治群体来防止处在个人上的群体压制个人,而且国家并不是和个人主义相对立的,只有通过国家,个人主义才能形成。随后,李崇和张蔚同学分别就政治权威的产生和国家与次级群体产生的先后展开了论述。张老师在此处着重强调涂尔干认为国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推行道德个人主义,也就是对于个人人格的保护。郑老师根据各位同学的发言总结到国家和次级群体的产生是不分先后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涂尔干眼中,整体和部分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就像自然性和社会性一样,别个个体都有自身的灵性,在社会当中,一旦个体聚合到一起,它就变成一种合成的心智,这种合成的心智一定不能缺少个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具有一种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力量,所以涂尔干所说的社会性的东西一定不能离开个体,涂尔干在个人和群体这两个概念中从来不谈论谁先谁后,它所强调的是二者相依相存的关系。所以次级群体也不是在个别群体产生之后产生或是个别群体的简单相加,国家也是和次级群体相辅相成的。由此,郑老师谈到卢梭眼中的国家就是政府和人民组合成某种关系的形式,在形成公意之后,需要有一个执行机构来代理这种处于个人之上的权力,这个机构就是具有统治权威的代理机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是从两个层面上来讲的。在张老师、郑老师和陈老师的深刻的讨论后,张老师强调法团不应该局限在地域范围,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通行,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选举,并且涂尔干认为现在我们所说的次级群体应该介入到公共机构当中,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对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即不应该按照地域来选举人大代表而应该按照职业的区分来选举。这样法团就可以像当初法国那样被当作是平民阶级或第三等级来行使具有重要意义的话语权了。
时间过得很快,读书会已经进入了尾声,在每次读书会后,聊斋书社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读书是思考的基础,思考带动思维跳跃,思考使我们勇于参与到讨论当中,只有参与讨论,知识的火花才可能激烈地碰撞。现在,聊斋书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可见我们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力。聊斋书社积极欢迎对于学术和思考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宗旨是“认真读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