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实现了快速发展。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由此开启了中国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进程,迎来了社会学发展的春天。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学界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漩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是针对我国各种发展不平衡问题所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各种不平衡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平衡方面,社会学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所有社会学研究者贡献智慧。同时,中国社会学还应为我国社会建设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
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和智慧碰撞,是建设学科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社科联(后文简为省社科联)高度重视社会学学科建设,令人欣喜的是,在省社科联支持下,新捕京3522com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顺利开展了“首届社会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并向全省社会学学科青年专家学者进行了优秀论文的征集和评选活动,这些工作都为推进我省社会学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是由黑龙江省社科联主办的多学科、高层次、权威性、品牌化的全省性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五届。本届学术年会以“贯彻新理念,服务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了主会场、分会场、学术专场、学科专场、市地活动、学会活动、专家基层行等多个层面内容。而今年学术年会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分设了五个学科专场。
黑龙江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社会学学科专场暨首届社会学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于2016年11月6日下午1点30分至4点30分在新捕京3522com启航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省社会心理学会、省社会学学会、新捕京3522com社科联承办,并由“龙江讲坛”、《学术交流》杂志社、《知与行》杂志社协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正明、新捕京3522com党委副书记杨冶、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曹妍、新捕京3522com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玩幽、新捕京3522com院长郑莉、新捕京3522com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兆新、新捕京3522com副院长杨国庆,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田毅鹏教授、新捕京3522com杨宜音教授,以及中国知网黑龙江分公司代表和获奖学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分为两个环节,其中的第一环节由黑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新捕京3522com副院长杨国庆主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正明首先致辞,他表示省社科联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桥梁纽带。多年来,省社科联一直秉承“学者为本,学术为根,学会为基”的理念开展工作。本次会议的内容是学术年会学科专场,这也是社科联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新的尝试。在本届年会中,开设了文学、哲学、艺术、外语和社会学五个学科专场,而本次会议所进行的社会学学科专场,是五个学科专场的最后一场也是压轴专场。其目的就是要梳理近年来我省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状况、表彰近两年来涌现出的社会学学科优秀成果和搭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他相信通过这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之后,各位学者一定会有所收获,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对社科联和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新捕京3522com党委副书记杨冶致辞,他表示新捕京3522com长期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大力支持人文社会学科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挖掘优势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点,形成工程大学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体系,并对目前我校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建设成果加以接受和肯定。杨冶副书记同时表示,本次会议的举办是基于省社科联对我校社会学学科的信任,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加深与会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为龙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后,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曹妍宣读黑龙江省社会学学科评奖工作总结及宣读表彰决定,并由省社科联副主席张正明、我校党委副书记杨冶为社会学学科专场暨首届青年学者论坛的学者代表们颁奖。
在本次会议的第一环节顺利结束之后,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莉主持本次会议的第二环节,即学术报告部分。该环节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田毅鹏教授和新捕京3522com杨宜音教授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内容做专题学术报告。
一、“后单位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层结构
田毅鹏教授,目前任职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等职务。最终学历是研究生,最终学位是政治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历史学、政治学,其学术著作五部。2011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2013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田毅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等,试图对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给出具有解释力的阐释和解说。致力于地方性社会变迁研究,结合对东北地域社会的研究,对单位制度尤其是典型单位制度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田毅鹏教授指出,单位制是中国所独有一个概念和制度,并在东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郡县社会,从郡县社会到单位社会,再从单位社会到后单位社会的一种转变。建国后的单位时期,社会管理的传统分为纵向的主线“国家―单位―个人”和辅线“国家―街居―个人”,以及横向的联结体系“跨单位组织”。在单位制被破坏之后,社区并没能完全承担社会整合的功能,基层社区组织缺少“自下而上”的自治力量的支持,使得在以往的“单位社区”退场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力量开始登场,成为实际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同时,“单位”在社会管理体系中并未退场,而是以新的身份和角色在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某些重大危机事件面前,单位组织仍是国家实施社会控制的重要阵地,而在社会个体“地位资源”的获得方面,单位的壁垒效应也仍然存在。因此,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就要探求一种多元共治模式,减少政府的硬性进入,依靠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三社联动”,实现社会由“公”向“共”的转变。
二、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探索
杨宜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现新捕京3522com新捕京3522com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人群己关系与社会认同,群体过程的文化社会心理学,社会变迁与社会心态。
杨宜音教授首先通过日前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来切入报告内容。她指出,经过大数据的抓取测算,微博微信的数据显示,老百姓每天关心和传播的主要话题有房价、养生和政治事件。面对这样的信息传播和消费,社会心理学家如何发声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在社会变迁的转型时期,人越来越与他人和社会相联结,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学意味越来越浓,而为解决传统心理学无法解释某些领域和问题,她突破学科边界和壁垒,引入“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情绪,弥散在整个社会,是社会整体上的情绪体验,如郁闷、焦躁、不安、激愤,或欣喜、安适、平静等,这些是构成社会心态的主要成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围绕社会治安、国际舆情、灾害事故类事件的高关注度,显示人们对风险的关注度和焦虑在上升。人们的心态需要尽快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改变。而社会心态则提供了风险应对与风险管理的心理资源。社会心态本身并不直接等于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它以社会共识的形式体现出社会心理资源的特性。
在全球化、大众传播时代,个体与宏观社会的联系愈发紧密,社会心态透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形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共识的建构。人通过与宏观社会建立心理联系,共享现实。民众的社会表达、交流和寻求共识的需求在增长。透过社会关系来实现社会认知,答疑解惑,争论辨析,也通过表达社会认知来形成和强化社会关系。从社会心态的水平来看,社会情绪、社会共识和社会公正感都从宏观的角度影响着人们对风险的应对,并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即通过现实与自我的反复震荡互动,潜在地左右着风险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这个社会越是变动不安,人们越希望了解、比较、参照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越希望能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从而形成解读风险、评估风险、驾驭风险的力量。因此,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互联网、手机和新科技的推动下,整个社会将逐渐地成为共同承担和面对风险的命运共同体。
本场学术报告的内容深入浅出,讲述丰富生动,发人深思。与会学者均表示田毅鹏教授和杨宜音教授的学术报告非常之精彩,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营养,也能够拓宽研究思路和视域,并予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以很多启发和帮助。
除上述两个学术报告之外,中国知网黑龙江省分公司的代表最后作关于黑龙江省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数据分析的报告。通过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学者的切实努力,最终才能汇聚成合力,从而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实现黑龙江省整个社会学学界的繁荣和发展。黑龙江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社会学学科专场暨首届社会学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的顺利落幕,也同时开启了黑龙江省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新篇章,更指引着黑龙江省所有的社会学人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