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14时,由“新捕京3522com”和“黑龙江省中东欧与俄罗斯思想文化学术交流基地”举办的“林中路讲坛”第19期,以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的方式在线上如期进行。本次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性著作系列读书会”的第三场讲座,由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长春解读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的《超越正义》。文教授是《超越正义》的中译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正义问题研究,陆续发表了《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正义范式的现代性危机与批判性重构——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思想研究》《普适正义的批判与超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论衡》《超越正义何以可能》《马克思的“超越正义”观——兼论和恶对<哥达纲领批判>的误读》等研究成果。本场讲座由新捕京3522com张笑夷教授主持,来自海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捕京3522com、黑龙江大学等高校的师生160余人参加了讲座。
首先,张笑夷教授简要介绍了赫勒的生平与《超越正义》一书在赫勒哲学思想中的地位。赫勒是卢卡奇的得意门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追随卢卡奇学习哲学,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赫勒告别了学徒阶段,在回到马克思、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氛围中,赫勒并不满足于做一个马克思思想的重新阐释者,而是致力于建构自己的哲学大厦。在赫勒的哲学大厦中,《超越正义》同“历史理论三部曲”和“道德理论三部曲”一起被比作“七栋房子”,并形成一个马蹄形结构。《超越正义》就处于马蹄形结构的中心,它的一边矗立着历史哲学三部曲,一边矗立着道德哲学三部曲,赫勒也曾表明《超越正义》既是历史哲学也是伦理学,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随后,文长春教授围绕“我们当前为什么需要探讨正义问题”“赫勒是在何种语境下进行正义问题的思考”“赫勒怎样超越自由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与正义问题”以及“赫勒的超越正义是否是成功的”这五个问题开始了讲座。文教授指出,正义问题应将其放置在历史长时段内进行研究,也就是要研究正义问题从古至今经历了哪些范式的转化,我们又在这样一个时期为什么要超越正义。实际上,正义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思考的交界点。从现实层面看,研究正义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我们需要以公平与正义来帮助世界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理论层面看,1971年罗尔斯针对美国社会的危机,想要以自由主义挽救美国社会,其《正义论》引发了众多学者对正义问题的广泛探讨。而赫勒本人由于自身经历过二战、集中营、大屠杀等事件,她也在思考依靠文化哲学、思辨哲学等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时,我们能否站在政治哲学的视角来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只是站在美国的视角想要解决美国社会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整个人类社会的正义问题。二战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集中营?为什么会有种族灭绝?这些问题困扰着赫勒,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也就构成了赫勒超越正义思想的语境。因此,文长春教授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正义图景之后,重点谈了赫勒能否超越自由主义正义观,能否超越西方的资本主义以及能否提供一个社会主义自由图式这一问题。他认为,赫勒的正义图式具有突出的学术原创性并且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历史,而非某个国家。因此,赫勒的正义研究相比于罗尔斯更具视野开放性。从静态正义到动态正义再到超越正义的分析过程中,赫勒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自由主义“削足适履”的道路。在多元社会中,我们不是要去寻找一个普适的正义原则,而应该找到一个互惠的正义原则。由此来看,赫勒旨在建立一个超越正义的共同体,也就是构建良善生活,其理论深度与广度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之后,文教授在对整个正义理论谱系的分析基础上又回到马克思的思想,反思马克思如何看待正义问题。文教授指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视域中,正义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基础派生出来的上层建筑问题,马克思认为分配正义不是正义的唯一表达方式,平等不是正义的唯一标准,按需分配不是正义的唯一原则,正义也不是最高的人类法则。最后,文教授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内分析赫勒是否完成了超越正义的任务。他认为,赫勒的超越正义观实际上是不成功的,其原因有三:第一,不是好人才能构建良善生活,而是良善生活创造了好人;第二,良善生活只能是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不是生产方式的动力;第三,情感深度不能决定共同体的性质,而是共同体的性质决定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五个问题的阐述之后,文长春教授认为,通过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比,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分析解读当代政治哲学正义理论的重要方法,在当代人类社会面临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中,我们都可以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范畴和理论观点中找到对应的思考与映射以及解答。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必将是当代真正的正义论者不可逾越的思想资源。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颜岩教授与文长春教授围绕静态正义与动态正义、完备正义与不完备正义以及超越正义的关系、赫勒超越正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张笑夷教授进行了总结。她对文教授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长时段视角中,从正义问题的谱系学背景中为我们带来关于正义问题以及对赫勒超越正义理论的精彩分析和解读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她认为,文教授细致地帮助我们梳理了在正义图景中,赫勒是在一个怎样的理论语境和现实的社会运行中进行思考的,赫勒超越正义的思想理路和观点,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赫勒是如何超越自由主义的等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又回到马克思的思想中,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帮助我们理解和审视赫勒思想的特质和局限,这对阅读者和研究者都非常有帮助和启发。本次读书讲座历时近四个小时,文教授讲得酣畅淋漓,听者也是意犹未尽。在之后进行的关于赫勒道德理论三部曲的读书活动中,我们可以再继续探讨赫勒的伦理思想。